清濁之外
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
此語出自古籍「國語-周語下」,它是我接受鋼琴調律訓練時,最初的教條,同時也是最後的考核,並且在日後從事調律實務的時間裡,感受最深的道理。可謂始之伊,終之伊,貫串了整個調律的知識與技術,一切聲學律學都植基於此。
直譯成白話,其字面為:以耳朵察識和諧的方法,就是去分辨清或濁。短短一句話,包含了兩個重要概念:「和」與「清濁」。什麼是「和」?同一篇文章這麼說,「聲應相保曰和」,聲音互相保護、保存就是和,今日我們的用詞可稱為和諧、和聲、和弦等。一個和聲,其內部組成音之間,必須能互相保存,乍聽之下天經地義,否則豈能稱之為和諧?實際上並不盡然,後半句「清濁之間」已經暗示了和諧與否並非黑白分明,而是在兩者之間變化。
當兩個音完全和諧時,它們會相互融合,沒有任何格扞,既不會影響原本的音,也不會產生原音以外的聲響,以人耳聽來,它們平靜無瑕,像乾淨的水般一眼即可望透,這就是「清」。當二音稍微錯開、偏離這個完美狀態時,會有細微的雜音因為兩音互相干涉而產生,隨著偏離的程度加劇,雜音隨之而增,最後雜音將多於且干擾原本二音,它們再也無法融合,令人難以辨識原音為何,如同混滿各色塵土之水,無法見到水下之物,這便是「濁」。
清濁之間,迴盪著各種聽感的可能性,有「完美和諧」,也有「幾乎和諧」,還有「稍微不那麼和諧」、「勉強算得上和諧」、「不怎麼和諧」、「甚不和諧」...到最後成為「完全不和諧」。其間無窮的變化一直是古來數不盡的音樂家、音律家、數學家、科學家試圖掌握並拿來運用的研究標的,都只為了一個很簡單但很重要的目的:製造音階。
音階是一切音樂的根本,甚至也是一切非音樂性聲響的參考座標,有了音階,聲響效果才得以被討論與複製。但是為什麼要製造音階?音階不就是那樣嗎?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大家都會哼,拿出調音器按表操作,大家也都可以把自己的樂器調成正確的音階,電子樂器更是原本就內建了正確的音階,哪有什麼好製造?
實際上這完全是迷思,世界上並不存在著「正確的音階」。古今中外音階有千百種,每一種都係人為製造,每一種都包含了諸多思考與妥協,沒有一種音階是完美的,也沒有一種音階是天然的,它們都是由許許多多研究音樂的聰明人所發明,而他們發明各式音階的基礎就是清濁之間的拿捏。
音階,即依據某種邏輯排列一群頻率高低不同的聲音,也可稱之為音律。在二十世紀初之前的幾百年間,世上曾經存在著眾多不同音律,統稱為古典音律。在那個時候,每個音樂家喜好的音律不同,有些人喜歡Do高一點、有些人的Re低一點...諸如此類。為什麼呢?因為不同音高的音組成和聲之時會有清濁差異,例如Do Mi這組三度和聲,如果讓Do稍微提高一些些,就可以得到更清澈、更和諧的聲響效果。當時的音樂家會根據音樂內容所需以及自己喜好來選擇這些不同的音律,所以每個音樂家演奏的聽感也不盡相同。那是一個百家爭鳴、人人有自己選擇的時代,但隨著時空與各種條件演變,大多數的音律逐漸不再被使用,到了現代,只剩下一種:「十二平均律」(12 tone equal temperament)。
十二平均律,簡稱平均律,近一百年來漸漸獨霸整個音律與音樂世界,現代人所熟悉的音階排列、聽過的音高、調音器的標準、電子樂器的內建音階...,幾乎都是根據平均律而來。之所以獨霸理由有很多,文化上、經濟上、樂器生產上的各種因素暫且不論,在音律內容上,平均律得以成為主流的特點在於:可自由轉調。這個特點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優點很容易理解,自由轉調的意思是將一首曲子完全升高或完全降低一定程度並不影響聽感。去KTV唱歌,同一首歌我們可以升key降key來符合自己的歌聲音域,不至於因為轉key而覺得曲子聽起來不一樣,這便是託了平均律之福。然而要達成這個優點,卻得面臨兩種缺陷。
缺陷一:每一種調性聽感都相同,顯得單調。這個缺點與自由轉調的優點是一體兩面,正因為每一種調性聽感都相同,才得以自由轉調。但是每種調性都給人一樣聽感,豈不是單調乏味?平均律盛行前的所有古典音律,全部都具備著調性差異,有些音律調性差異大,有些音律調性差異小,但無論如何,絕非相同。因為不同,音樂家作曲時才必須選擇適合的調性使用,例如某個音樂家認為C大調聽起來很平靜安詳,所以他就用C大調寫了一首平靜安詳的曲子。若欲將這首曲子移調成為D大調來演奏是不可以的,因為D大調聽起來並不會如C大調一樣平靜安詳,視音律種類不同甚至有可能聽起來激情動感,那就極不適合演奏該曲了。是故,在古典音律中,區分調性有其必要,C大調必須是C大調。但是在平均律中,這種區分顯得毫無意義,不管怎麼移調曲子都不會有聽感變化,以往具有各種豐富色彩、不同個性的調性也就消失無存了。
缺陷二:每一個和聲都混濁。在平均律的音階裡,沒有任何一個真正和諧的和聲,無論四度、五度、三度、六度,全部都偏離真正和諧一段距離。可以說,聽慣平均律音階的現代人,其實很少機會聽到真正的「清」。這個缺陷同樣出於想自由轉調的企圖。基於數學上的理由,一個音階之中能存在的完美和聲有限,沒有辦法讓所有和聲都「清」,若選擇了部分和聲讓它們「清」,剩下的和聲就會都變成「濁」,而且是「非常濁」。一部分清、一部分濁,這種音階中不均勻的和聲分布,就會讓每個調性的聽感不同,聽感不同便形成轉調障礙。平均律的解決之道是放棄清,認命地讓每一個和聲都混濁,不過都僅稍稍混濁,是以在平均律中,雖然沒有真正和諧的漂亮和聲,卻也沒有哪個特別醜,全部和聲都是相同程度地混濁:所有五度都偏離純五度2%、所有三度都偏離純三度14%。在古典音律百家爭鳴的時代,平均律也曾是其中一員,當時卻沒有受到特別青睞,原因即此,當時的音樂家對清濁極度敏感講究,全部和聲都混濁的平均律,自然不受歡迎。誰能料得到,數百年後還存活的音律竟然只剩下這個醜小鴨?
雖然帶著缺陷,平均律仍主宰了今日我們聽到的聲響,如果沒有特別訓練或要求,很少人能接觸真正的和諧之聲,以致於對「和」與「清」缺乏認識也缺乏講究。我兒時曾學習樂器相當時日,求學期間也加入並熱衷於搖滾樂團,對音樂與聲響聽感並不陌生,但即便如此,我對和與清的認知仍然非常有限,不識其引人之處也不覺特別可貴。直到受了調律訓練,才見識到真正的「和諧」與往昔熟悉的「混濁和諧」有何不同,也才理解為何古今那麼多音樂家汲汲於追求和諧的聲響。這種追尋有如人類在飲食上嗜甜的傾向,縱使有人喜歡吃鹹有人喜歡吃辣,但糖份在在舌上綻放時所帶來的愉悅,大抵所有人類都樂在其中,那是經過千萬年演化,深植於你我基因與肉體,促使自己追求延續生命所需元素的原始衝動。和諧聲響之於生命的必要性或許還有待科學上更多的驗證,但在我的經驗裡,其帶來的愉悅卻與食物給人的愉悅非常相似 -- 一種原始的滿足。
任何音樂,或者任何發出一個以上聲音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有清濁與否的問題牽涉其中。往日的聲音工作者對此非常重視,現代聲音工作者的關注焦點則大多不在此。一位電子音樂的先驅曾說:「如果你能從何謂和諧、何謂正確的音樂...等等觀念中解放出來,你就能創造一切」。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見解,聲音與音樂僅是用來表現情感的媒材,不該有正確與否的評斷,清濁也僅是聲音的一項指標,無所謂先驗的正當性,我們的確該從教條式的觀念中解放。電子樂、搖滾樂、爵士樂、以及各種非音樂性的聲音藝術中,有諸多表現形式都是基於此種對古典觀念的反動。我全然贊同這樣的自由思想,不過卻也認為這想法應當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已經認識何謂清濁。就像食物,知道甜的滋味,下次就能選擇其他味道的食物;也如攝影,見識了彩色照片的多采多姿,就能無遺憾地回過頭欣賞黑白照片之美。在聽過真正的清澈之音後,我們便可自信擁抱那些渾濁卻充滿表現力的聲音,也才真正地解放。
識清濁而不囿於清濁,這是調律工作給我的終極啟示。在我自己的鋼琴上,調的並不是平均律,而是一種調性差異極大的音律,其中有非常和諧的幾個和聲,也有幾乎不和諧的幾個渾濁和聲。每次自己練琴時,總能因為聽到不同程度的和諧而得到莫大樂趣,每個和聲組合都有它自己的面貌個性,有的平靜、有的熱鬧,各示其美、各展其姿,一切玄妙,盡在清濁之間。
(原載於「藝術設計+收藏」雜誌 2015年四月號)
此語出自古籍「國語-周語下」,它是我接受鋼琴調律訓練時,最初的教條,同時也是最後的考核,並且在日後從事調律實務的時間裡,感受最深的道理。可謂始之伊,終之伊,貫串了整個調律的知識與技術,一切聲學律學都植基於此。
直譯成白話,其字面為:以耳朵察識和諧的方法,就是去分辨清或濁。短短一句話,包含了兩個重要概念:「和」與「清濁」。什麼是「和」?同一篇文章這麼說,「聲應相保曰和」,聲音互相保護、保存就是和,今日我們的用詞可稱為和諧、和聲、和弦等。一個和聲,其內部組成音之間,必須能互相保存,乍聽之下天經地義,否則豈能稱之為和諧?實際上並不盡然,後半句「清濁之間」已經暗示了和諧與否並非黑白分明,而是在兩者之間變化。
當兩個音完全和諧時,它們會相互融合,沒有任何格扞,既不會影響原本的音,也不會產生原音以外的聲響,以人耳聽來,它們平靜無瑕,像乾淨的水般一眼即可望透,這就是「清」。當二音稍微錯開、偏離這個完美狀態時,會有細微的雜音因為兩音互相干涉而產生,隨著偏離的程度加劇,雜音隨之而增,最後雜音將多於且干擾原本二音,它們再也無法融合,令人難以辨識原音為何,如同混滿各色塵土之水,無法見到水下之物,這便是「濁」。
清濁之間,迴盪著各種聽感的可能性,有「完美和諧」,也有「幾乎和諧」,還有「稍微不那麼和諧」、「勉強算得上和諧」、「不怎麼和諧」、「甚不和諧」...到最後成為「完全不和諧」。其間無窮的變化一直是古來數不盡的音樂家、音律家、數學家、科學家試圖掌握並拿來運用的研究標的,都只為了一個很簡單但很重要的目的:製造音階。
音階是一切音樂的根本,甚至也是一切非音樂性聲響的參考座標,有了音階,聲響效果才得以被討論與複製。但是為什麼要製造音階?音階不就是那樣嗎?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大家都會哼,拿出調音器按表操作,大家也都可以把自己的樂器調成正確的音階,電子樂器更是原本就內建了正確的音階,哪有什麼好製造?
實際上這完全是迷思,世界上並不存在著「正確的音階」。古今中外音階有千百種,每一種都係人為製造,每一種都包含了諸多思考與妥協,沒有一種音階是完美的,也沒有一種音階是天然的,它們都是由許許多多研究音樂的聰明人所發明,而他們發明各式音階的基礎就是清濁之間的拿捏。
音階,即依據某種邏輯排列一群頻率高低不同的聲音,也可稱之為音律。在二十世紀初之前的幾百年間,世上曾經存在著眾多不同音律,統稱為古典音律。在那個時候,每個音樂家喜好的音律不同,有些人喜歡Do高一點、有些人的Re低一點...諸如此類。為什麼呢?因為不同音高的音組成和聲之時會有清濁差異,例如Do Mi這組三度和聲,如果讓Do稍微提高一些些,就可以得到更清澈、更和諧的聲響效果。當時的音樂家會根據音樂內容所需以及自己喜好來選擇這些不同的音律,所以每個音樂家演奏的聽感也不盡相同。那是一個百家爭鳴、人人有自己選擇的時代,但隨著時空與各種條件演變,大多數的音律逐漸不再被使用,到了現代,只剩下一種:「十二平均律」(12 tone equal temperament)。
十二平均律,簡稱平均律,近一百年來漸漸獨霸整個音律與音樂世界,現代人所熟悉的音階排列、聽過的音高、調音器的標準、電子樂器的內建音階...,幾乎都是根據平均律而來。之所以獨霸理由有很多,文化上、經濟上、樂器生產上的各種因素暫且不論,在音律內容上,平均律得以成為主流的特點在於:可自由轉調。這個特點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優點很容易理解,自由轉調的意思是將一首曲子完全升高或完全降低一定程度並不影響聽感。去KTV唱歌,同一首歌我們可以升key降key來符合自己的歌聲音域,不至於因為轉key而覺得曲子聽起來不一樣,這便是託了平均律之福。然而要達成這個優點,卻得面臨兩種缺陷。
缺陷一:每一種調性聽感都相同,顯得單調。這個缺點與自由轉調的優點是一體兩面,正因為每一種調性聽感都相同,才得以自由轉調。但是每種調性都給人一樣聽感,豈不是單調乏味?平均律盛行前的所有古典音律,全部都具備著調性差異,有些音律調性差異大,有些音律調性差異小,但無論如何,絕非相同。因為不同,音樂家作曲時才必須選擇適合的調性使用,例如某個音樂家認為C大調聽起來很平靜安詳,所以他就用C大調寫了一首平靜安詳的曲子。若欲將這首曲子移調成為D大調來演奏是不可以的,因為D大調聽起來並不會如C大調一樣平靜安詳,視音律種類不同甚至有可能聽起來激情動感,那就極不適合演奏該曲了。是故,在古典音律中,區分調性有其必要,C大調必須是C大調。但是在平均律中,這種區分顯得毫無意義,不管怎麼移調曲子都不會有聽感變化,以往具有各種豐富色彩、不同個性的調性也就消失無存了。
缺陷二:每一個和聲都混濁。在平均律的音階裡,沒有任何一個真正和諧的和聲,無論四度、五度、三度、六度,全部都偏離真正和諧一段距離。可以說,聽慣平均律音階的現代人,其實很少機會聽到真正的「清」。這個缺陷同樣出於想自由轉調的企圖。基於數學上的理由,一個音階之中能存在的完美和聲有限,沒有辦法讓所有和聲都「清」,若選擇了部分和聲讓它們「清」,剩下的和聲就會都變成「濁」,而且是「非常濁」。一部分清、一部分濁,這種音階中不均勻的和聲分布,就會讓每個調性的聽感不同,聽感不同便形成轉調障礙。平均律的解決之道是放棄清,認命地讓每一個和聲都混濁,不過都僅稍稍混濁,是以在平均律中,雖然沒有真正和諧的漂亮和聲,卻也沒有哪個特別醜,全部和聲都是相同程度地混濁:所有五度都偏離純五度2%、所有三度都偏離純三度14%。在古典音律百家爭鳴的時代,平均律也曾是其中一員,當時卻沒有受到特別青睞,原因即此,當時的音樂家對清濁極度敏感講究,全部和聲都混濁的平均律,自然不受歡迎。誰能料得到,數百年後還存活的音律竟然只剩下這個醜小鴨?
雖然帶著缺陷,平均律仍主宰了今日我們聽到的聲響,如果沒有特別訓練或要求,很少人能接觸真正的和諧之聲,以致於對「和」與「清」缺乏認識也缺乏講究。我兒時曾學習樂器相當時日,求學期間也加入並熱衷於搖滾樂團,對音樂與聲響聽感並不陌生,但即便如此,我對和與清的認知仍然非常有限,不識其引人之處也不覺特別可貴。直到受了調律訓練,才見識到真正的「和諧」與往昔熟悉的「混濁和諧」有何不同,也才理解為何古今那麼多音樂家汲汲於追求和諧的聲響。這種追尋有如人類在飲食上嗜甜的傾向,縱使有人喜歡吃鹹有人喜歡吃辣,但糖份在在舌上綻放時所帶來的愉悅,大抵所有人類都樂在其中,那是經過千萬年演化,深植於你我基因與肉體,促使自己追求延續生命所需元素的原始衝動。和諧聲響之於生命的必要性或許還有待科學上更多的驗證,但在我的經驗裡,其帶來的愉悅卻與食物給人的愉悅非常相似 -- 一種原始的滿足。
任何音樂,或者任何發出一個以上聲音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有清濁與否的問題牽涉其中。往日的聲音工作者對此非常重視,現代聲音工作者的關注焦點則大多不在此。一位電子音樂的先驅曾說:「如果你能從何謂和諧、何謂正確的音樂...等等觀念中解放出來,你就能創造一切」。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見解,聲音與音樂僅是用來表現情感的媒材,不該有正確與否的評斷,清濁也僅是聲音的一項指標,無所謂先驗的正當性,我們的確該從教條式的觀念中解放。電子樂、搖滾樂、爵士樂、以及各種非音樂性的聲音藝術中,有諸多表現形式都是基於此種對古典觀念的反動。我全然贊同這樣的自由思想,不過卻也認為這想法應當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已經認識何謂清濁。就像食物,知道甜的滋味,下次就能選擇其他味道的食物;也如攝影,見識了彩色照片的多采多姿,就能無遺憾地回過頭欣賞黑白照片之美。在聽過真正的清澈之音後,我們便可自信擁抱那些渾濁卻充滿表現力的聲音,也才真正地解放。
識清濁而不囿於清濁,這是調律工作給我的終極啟示。在我自己的鋼琴上,調的並不是平均律,而是一種調性差異極大的音律,其中有非常和諧的幾個和聲,也有幾乎不和諧的幾個渾濁和聲。每次自己練琴時,總能因為聽到不同程度的和諧而得到莫大樂趣,每個和聲組合都有它自己的面貌個性,有的平靜、有的熱鬧,各示其美、各展其姿,一切玄妙,盡在清濁之間。
(原載於「藝術設計+收藏」雜誌 2015年四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