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筆記
  • 主頁
  • 關於我
  • 關於調律
    • 音律的基礎
    • C大調?D大調?
    • 不準確的調音器?
    • Well temperament
    • 平均律的興起
    • 姊姊家的古典音律
    • 巴哈的音律
    • 調律、調音、整音
    • 由數字認識音律
    • 音感
    • 清濁之外
    • 不和諧又和諧的鋼琴
    • 和諧
    • 多久該調音?
  • 關於鋼琴
    • 平台鋼琴的機構
    • 平台鋼琴連桿沾黏處理
    • 調音與鋼琴調整工具
    • 更換中心釘襯呢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一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二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三
    • 更換平台鋼琴鼓輪
  • 聯絡與收費

Well temperament

Well temperament的中文翻譯是讓許多人誤會的一個詞。每個學鋼琴的人一定都練過巴哈的著名樂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德文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兩冊洋洋灑灑四十八首前奏曲+賦格,連我這外行人都練了一點。它被翻譯為「平均律鋼琴曲集」,其實是全然的誤譯,姑且先放過Clavier並不單指鋼琴這點,把well-tempered翻成「平均律」就是個絕對錯誤。temper是動詞,指的是調整音高。temperament是名詞,指的是「調整音高的方式」也就是一種「調律方式」,就是「音律」。那麼well-tempered是什麼音律?它曾經被翻成五花八門的稱呼,平均律、巴哈音律、威氏音律、快適音律、不平均律、複合純正律......看到一個詞可以同時被翻譯成「平均律」跟「不平均律」,真讓人覺得無言又好笑,但也說明著這個詞的難譯。不過無論如何,絕不會是平均律。

就字面上來看,well-tempered真的很難翻出一個特別的名詞,因為它就如口語,是在說「被調整得很好」。所以若照字面,巴哈的這兩本,實際上應該翻成「被調得好的鍵盤的樂曲集」。意思是如果你有大鍵琴、古鋼琴、鋼琴等等這些鍵盤樂器,請把你的琴的音律調「好」,然後就可以彈奏這些曲子。

那到底什麼叫「好」?這必須從調律內容來看。所謂的好必定是相對於一個壞,在well temperament之前的年代,鍵盤樂器流行的是meantone音律,meantone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有一個好處,它的三度和聲非常和諧,跟純律一樣純。這個好處也是相對的,先前的筆記曾提過製律的基礎是五度相生。五度相生的缺點除了產生一個「狼音五度」之外,還會使得三度和聲偏離純三度22%。這對前一代人來說還可以忍受,因為那個時候的音樂用到三度和聲的機率不多,然後一個狼音五度不要去彈它也就得過且過了。但是到了次個世代,大量三度被使用,開始有很多音樂家覺得三度太濁,於是就發展出了包含純正三度的meantone調律,中文稱「中全音音律」。meantone的某些三度令人滿意,但是卻又額外產生更多的狼音五度或狼音三度,導致某些調性根本無法使用。假如觀察那個年代的某個作曲家,可能會發現他都不寫特定兩三個調子,比方說此人都不寫降B大調的曲子,那我們就能推測他所使用的樂器的調律方式,必定是在降B有一個狼音,也許是五度也許是三度。這當然是有捨有得,他不能寫這些調性的曲子,就代表其他調性的曲子在他的琴上彈來一定非常和諧非常悅耳。於是大家也就這麼忍耐著過了一段日子,直到下一個世代。

巴哈就在這個世代,他聽說了某個教會的管風琴竟然可以彈奏所有調子,花了很大功夫前去探訪,在那裡學到了某種調律方式使得鍵盤上沒有任何狼音,於是十二個大調十二個小調都可以被彈奏,這就是一種「好」!所以這種調律方式就是一種「好的調律方式」,就是well temperament。一個鍵盤如果被調成這種音律,就可以叫做well-tempered clavier,也就是巴哈寫的那兩大冊樂曲的書名,那兩本如此經典的原因在於以前沒人能寫這麼完整的全調性曲目。那麼這個音律可以被稱為巴哈音律嗎?當然不行,又不是巴哈發明的。巴哈最初接觸的well temperament是由那台管風琴的製造者Werckmeister先生調出來,所以才有人翻譯為威氏音律,威氏就是Werckmeister。但是翻成威氏音律也不理想,因為不止威先生有做,當時也有一些頭腦好的高人想出別種調律方式讓狼音不存在,所以實際上well temperament指的是一群音律,而不是特定一種。那翻成平均律是怎麼回事?這是翻得最差的一種,不只在字面,在音律內容也完全不符,各種不同流派的well temperament所做的調節沒有一種是平均調整的,全都是加加減減這邊多點那邊少點,翻成「不平均律」還比較貼近事實一些。「平均律」這個誤譯大約是明治時代從日本傳入的,日本先有此錯誤譯名,才流傳到當時較落後的中國去變成中文,積非成是現在人人都說「巴哈平均律」了。至於「不平均律」這個詞,雖然貼近事實,可是不怎麼好聽也不太容易理解它的內容,所以也稱不上好。

如果我們觀察不同流派的well temperament,除了無狼音之外,還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現象:三度和聲的純淨度隨不同調性而變化。這點跟前一世代的meantone調律方式非常不同,meantone可用的三度都一樣非常純,不能用的都一樣非常濁,沒有中間變化。在Werckmeister的第三式中(單單此人就有好多式),C大三度和聲幾乎接近純律般清澈,升F大三度則幾乎接近畢氏律22%一樣混濁,其他調子的三度和聲則在這個最乾淨跟最混濁之間變化。由於三度音這樣突出的變化,使得每個調性有了它自己的色彩,作曲家也就開始著眼於創作最適合該調性的曲子,而且因為沒有狼音,所以作曲家可以自由自在寫他喜歡的任何調性。基於此,我們或許可以把well temperament稱呼為「調性音律」!

well temperament還有一點值得重視,它讓「等音變換」成立,也就是 升C=降D, 升D=降E...etc,這點跟「無狼音」其實互為表裡。因為無狼音才能構成十二音的五度循環,上行循環跟下行循環能夠接在一起,其接點處就是等音變換。在此之前,鋼琴一個黑鍵要分兩截,譜上寫#C就按其中一截,寫bD得按另一截,兩者音高並不相同,當時的演奏家可非常辛苦。

總之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其實並不平均也不鋼琴,但語言約定成俗,你我能夠溝通就算啦。well temperament調起來後聽感跟平均律有不小差異,聽著聽著會理解乾淨的和聲果然很值得追求!古代人不是傻的,花那麼多功夫想這些事的確值得。
  • 主頁
  • 關於我
  • 關於調律
    • 音律的基礎
    • C大調?D大調?
    • 不準確的調音器?
    • Well temperament
    • 平均律的興起
    • 姊姊家的古典音律
    • 巴哈的音律
    • 調律、調音、整音
    • 由數字認識音律
    • 音感
    • 清濁之外
    • 不和諧又和諧的鋼琴
    • 和諧
    • 多久該調音?
  • 關於鋼琴
    • 平台鋼琴的機構
    • 平台鋼琴連桿沾黏處理
    • 調音與鋼琴調整工具
    • 更換中心釘襯呢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一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二
    • 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之三
    • 更換平台鋼琴鼓輪
  • 聯絡與收費